在 OpenLab CDS v2.x 中,会自动为每个数据点计算阈值。分析的清晰度使用灵敏度百分比进行调节。
因此灵敏度并非固定阈值。修改灵敏度不会让阈值发生线性变化,因为并非每个原始数据点处的阈值都完全相同。举例来说,在下图中,如果 2.950 min 处的阈值为 998,则不一定意味着 2.960 min 处的阈值保持不变。每个数据点都会计算自己的阈值,从而形成覆盖整个峰的阈值曲线。
然后对阈值曲线应用峰纯度灵敏度。在 Data Analysis 中,会在峰下方绘制阈值和相似性曲线的对数转换。阈值曲线随即成为纯与不纯区域之间的一条平整线。相似性曲线(如“峰详细信息”所示)使用杂质评估 中所述的公式绘制。该相似性曲线随即显示正值(纯数据点)和负值(不纯数据点)在整个峰上的分布,其中 0 表示阈值限值。
例如:
匹配因子为 990、阈值为 980 的数据点:
比率 = log( (1000 - 980) / (1000 - 990) ) = log(2) = +0.3
该原始数据点符合纯度标准。
匹配因子为 970、阈值为 990 的数据点:
比率 = log( (1000 - 990) / (1000 - 970) ) = log(0.33) = -0.48
该原始数据点不符合纯度标准。
降低或增加灵敏度意味着计算的阈值曲线的轮廓图正在改变。灵敏度的完整范围是从 0 到 100 %,其中默认计算的阈值在 50 %。
因为相似度曲线是以非线性方式(对数)显示,所以不会按一对一关系映射到匹配因子。如果灵敏度增加/减少 20 %,阈值曲线会上移或下移,其振幅也会发生变化。原始数据点阈值不会发生 +/- 20 % 的波动。
灵敏度 | 阈值 |
---|---|
0 % |
可能的最低值 = 0 |
0 <= s <= 100 |
计算的阈值曲线(参考曲线为 50%) |
100 % |
可能的最高值 = 1000 |
低灵敏度 - 该峰被认定为“纯” |
默认灵敏度 - 该峰被认定为“不纯” |
高灵敏度 - 该峰被认定为“不纯” |
当一个数据点低于其阈值时,即使总体 UV 峰纯度因子接近 1000,也会将峰标记为不纯峰。
base-id: 11016935691
id: 11016935691